哈利波特游戏、哈利波特游戏是什么类型的
《哈利波特》– 系列十年 见证成长
首先,永远悼念那一位柔和了血与泪,爱与恨的经典角色,斯内普教授 —— 他的演员 Alan Rickman 在2016年1月14日毫无征兆的离开了我们,享年69岁。在这里我诚挚的表达对他的敬意。自消息放出的那一晚到现在,我仍旧怔怔不觉,还没能反应过来。这不可能是真的,这个消息对我来说一如《死亡圣器》小说的最后揭示斯内普这个悲剧英雄的结局同样震惊。
《哈利波特》是许多朋友们永远的情怀记忆。回想起年幼的我第一次看着幼儿园老师从她宿舍的鞋盒里拿出系列小说的那一刻,我仿佛就和这个系列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老师把第二部小说送给了我,和我说这个楼梯间男孩的故事。那时的我还不能完全看懂小说上的文字,我将小说紧紧抱在怀中,形影不离,即使睡觉也陪伴在我左右。年幼的我用这样的方式,默默表达我对魔法世界的喜爱。
后来,我几十次反复的观看《哈利波特》的电影,不仅让我对英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电影中 John Williams 的杰出配乐也深深的影响了我对音乐的喜好。最近的一起VG圆桌会上,大家讨论了各自的第一款正版游戏,而我的第一款正版游戏,正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魔法石、密室、阿兹卡班的囚徒,逐步完善的进化史
托老爸的福,身为游戏迷的他让我早早的就玩上了电脑。而他的一个朋友,送给了一把开启游戏世界大门的钥匙:一张《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正版游戏!从此之后,魔法世界跳出了想象,借助游戏,EA 向所有的粉丝们展现一个活灵活现,可以探索的神奇的魔法世界。简单的操作,细致的剧情表现,游戏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对于小朋友而言,这是大概是除了电影之外最简单易懂的互动方式了。
《哈利波特》游戏的前三部曲用相似的游戏方式,去表现小说中不同的内容。作为一款第三人称动作冒险游戏,三部曲逐渐丰富的解密要素和收集要素,许多未能在电影和小说表现的那些魔法卡、趣味糖果、魔法生物在游戏中轮番出现,让玩家大呼过瘾。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在不借助攻略的前提下和好朋友一起集齐了所有要素,想想也真是不简单!只可惜当年还没有奖杯和成就系统,现如今只能挂在嘴边夸夸其谈了。
给你说,游戏里的魔法卡超级精致!
游戏中最让我不能忘怀的就是魁地奇比赛。电影中对于这部分的刻画不多,但是却是众多原著粉丝们心头的第一大爱。在这一方面,游戏的第二部相对而言是这三部曲最自由的。此外,决斗俱乐部的加入让我有机会在游戏中好好教马尔福做人。第一部线性的流程设计让许多玩家诟病(PC 通关后并不能进行二周目),第三部加入了新颖的合作体验,丰富了场景和提高自由度的同时,却遗憾的删掉了魁地奇的部分内容。
教马尔福做人系列
总体而言,在步调一致的三部曲中,逐步进化的画面和游戏性都让当时的我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尽管我爸经常在旁边看着不屑一顾,可我却乐在其中。每次使用咒语,看着魔法符号我都准确无误地和角色一起大声喊出咒语名字,中二的病入膏肓。
在电影中被忽略的皮皮鬼在游戏实力担当反派
魁地奇世界杯、火焰杯,风格改变的尝试
说到对游戏中魁地奇部分的喜爱,在第二部推出之后的次年,我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了《哈利波特与魁地奇世界杯》的宣传片,被当时的CG表现所惊艳,激动的整个人在电视机前蹦蹦跳跳。没记错的话,那一档栏目应该是“电子竞技世界”。但这款游戏我在几年后的盗版光盘合集上才有机会玩到。
其实真的挺有趣的
既然是“魁地奇世界杯”,游戏类型也变成了纯粹的体育竞技类游戏。游戏中可以使用诸多原著中提到的魁地奇知名队伍,同时玩家还能体验一把各式的魁地奇特技为你所在的队伍赢得分数。比起原先附属在游戏中的一个小游戏,丰富的操作和有趣的体验把魁地奇真真正正的做成了一款体育类游戏。游戏最大的遗憾就是电脑的 AI 对抗性较为失衡,但和朋友一起玩则乐趣倍增。
EA在这段时期尝试着挖掘更多《哈利波特》这一品牌的更多价值,本作的推出也收到了诸多积极的评价,但 EA 在后来却并没有展开这一系列。但是伴随的技术的革新和小说内容的转变《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震惊了所有的粉丝。
我初次看到《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画面时,整个人完全惊呆了。这款2005年的游戏画面高度还原了电影中的所有人物和场景,阴暗紧张的游戏氛围也带到游戏中,而且首次可以多人进行同屏合作。但是在新鲜感过去之后,剩下的只有各类对于本作的吐槽。大换血带来的是大范围的,可以说本作完全等于推翻重做,以往的优点已经烟消云散,混乱的游戏操作和分裂的剧情表现让许多玩家给这一作差评。
“制作人你怎么想的居然固定视角,剥夺我看魔法世界的自由吗?!”
“为什么要在演员最丑的时候用电影人物的建模,还我卡通的呆滞脸。”
“不让改分辨率,不让换键位,与前作完全不一样那个的操作方式你到底想让我用鼠标还是键盘。”
其实多人游戏这个部分我还是挺喜欢的,和朋友一起玩乐趣大增。至于其他部分嘛,这里就不做评价,因为后来还有更雷人的改变。
《凤凰社》和《混血王子》,系列最好两部作品,没有之一
在书城架子上看到《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正版光盘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立刻买了下来。当时也没想到,这一作成了系列国内正版中文最后的绝唱。
或许是吸取了之前的差评,本作真正把霍格华兹学校做成了一个沙盒。飞跃的画质,贴合游戏主题的解谜和探索让我在电脑前欢呼雀跃,看见嚣张路过的斯莱特林学生我都毫不留情的挥舞魔杖,放出战斗的咒语挑衅他们进入对决。最惊险刺激的邓布利多军训练部分也一样没少。和其他的成员们一起学习咒语防身,在有求必应屋里欢声笑语都让我记忆深刻。稍有一丝遗憾那就是,这还是一个不完整的霍格华兹,没有各类的课堂,也没有魁地奇。不过游戏的最后,我们有幸玩到了玩许多巫师游戏,造访了魔法部,还操作了一把邓布利多与伏地魔最终斗法!
《混血王子》的推出最令我印象深刻。游戏一扫所有前作的遗憾,EA 终于给所有玩家带来了一个完整的霍格华兹校园生活,可以说,这一作没有任何的遗憾。制作魔药的过程紧张又有趣,校园探索的要素也达到了系列最高。如果说上一作是在为学校修修补补,这一作就是在学校里闲适探索。游戏让我感觉好像置身于《哈利波特》的拍摄现场,每一处的细节都和电影还有小说描述的一样古老又神秘。
当然也有粉丝们抱怨这两作的操作也很蹩脚,但如果你是用手柄操作的话,相信你会有所改观。若是能够对应当时最火热的体感进行操作,那就真的了无遗憾了。想象一下,比划着手指或者 PS Move 就能释放魔法,那该有多酷啊!精良的制作,还加入了许多演员录制的解说和采访,绝对是诚意满满。这样的良心制作在电影改编游戏中也是绝对的高分评价。但是相比于同时期其他的游戏而言,许多玩家朋友们表示这样体验还是来的太迟,拖沓的剧情,过度重复的解密方式也让许多玩家朋友们累觉不爱。游戏感觉似乎回到了最初三部曲的初衷,但在八年后这样的主旨已不再那么打动玩家了。
游戏中的霍格沃兹
死亡圣器》上下两部、《哈利波特 Kinect》与《奇幻之书》,破罐破摔的落幕遗憾
熟悉剧情的朋友们能够理解《死亡圣器》大刀阔斧的改变,但谁也办法接受游戏变成了一个射击游戏。在游戏没有上市之前,我还期待 EA 能够延续上两作的优秀表现,最后结果则让我大跌眼镜。
差劲的改编,差劲的射击体验,差劲的解谜探索……《哈利波特》就这样变成了一个无聊的“突突突”游戏。打打打,杀杀杀。实在想不出应该如何评价,我只能说,除了画面还不错之外,它们没有任何的优点。有的玩家说《死亡圣器 Prat2》的表现好很多,但我仍旧不能接受它变成了一个“突突突”的游戏。还好这两个作品的流程都短的可以,否则我真的怀疑我能不能通关……
真心不能接受游戏变成了“突突突”
电影完美的落下它的帷幕,游戏却是最后一连串的尴尬的表演失误。
后来,游戏对应微软和索尼两家的体感推出了 Kinect 版的一部番外作品和 Move 版的全新之作《奇幻之书》。但是也许是《死亡圣器》带来的伤痛太过于强烈,几乎没有多少玩家对这两款体感游戏买账。又或许是因为当年的读者已经长大,甚至已经成家立业,这两个低龄向定位的作品很难再提起他们的兴趣。
神级IP哈利波特被网易改成手游后,到底好不好玩?
作为一个《 哈利波特 》的 “ 资深魔法学家 ”,小发早早的就预约了一波,网易出品的《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手游的内测资格。
在体验了三天《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之后,作为一个哈利波特的魔法粉丝以及忠实的卡牌类游戏爱好者,还是有些话想和差友们聊聊的。
哈利波特作为一个史诗级的大 IP,网易想要以整个霍格沃兹的魔法世界为背景来架设出一款手游,难度还是有的。
毕竟很多像小发这个年纪的人,都是看着哈利波特的故事长大的。
一旦还原的不到位,很容易得罪我们这批 “ 情怀玩家 ”,刚上手《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给我的第一印象,应该还是比较满意的。
从对角巷的魔杖店、魁地奇商店、到猫头鹰商铺。
从霍格沃兹的城堡、礼堂到旋转楼梯……这些经典元素在还原致敬方面,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
不过在剧情的设定上,还是会让我有一丝丝 “ 违和 ” 感的:游戏的剧情发生在哈利波特战胜了伏地魔之后。
一位来自普通麻瓜家庭的学生,收到了霍格沃兹的入学邀请,然后你就被海格粗暴的拉近了对角巷,开始购置入学的魔法道具。
这剧情进度,几乎就是:你还没准备好要开始,他已经结束了。
作为一款卡牌类型的 RPG,玩家需要扮演一位刚入学的霍格沃兹学生,上课参加学院活动,不过《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在即时战斗的系统里,还加入了很多卡片游戏的元素。
比如:卡组的搭配、费用的结算这些机制的加入,让游戏战斗的可玩性还是不错的。
比如你可以搭配一套卡组,去竞技场里和其他玩家打决斗。
去下副本时,则需要根据怪物搭配对应的卡组。
甚至卡片之间还有一些配合,在决斗场里,有一个 2 V 2 模式,当你和队友的卡组之间有一些配合时,对战效果会有质的飞跃。
并且在这些卡片的还原度上,也算可圈可点,让小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比如各种出现在《 神奇动物在哪里 》的魔法生物;出现在《 哈利波特 》系列电影里的经典魔咒等等。
你还别说,在游戏里使用这些曾经无数次出现在电影、小说里的魔法,和敌人战斗的感觉,还是能够触动很多像小发这样,冲着哈利波特这个 IP 来的玩家的。
另外在卡组搭配上,做的也比较丰富,有即时生效的魔法卡;有召唤生物的驻场卡;还有呼唤游戏人物的伙伴卡。
这些不同效果的卡牌之间,也有一些小配合。
但是和传统卡牌游戏不同的是:策略和运气在游戏对战中占到的比例非常小,而卡牌的等级和强度才是对决的关键。
所以 “ 贫民玩家 ” 们想要靠着自己的巧思战胜 “ 氪佬 ” 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小发也在前面提到了《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只是一款掺杂了卡牌元素的传统手游 RPG 游戏。
除了卡牌对战,游戏还掺杂了一些经典的小游戏。
玩家可以参加学院开设的各种课程,比如黑魔法防御课、神奇动物课程等等,并且每天的课程都会更新。
虽然同一门课程的重复度比较高,不过架不住他课多呀~
几乎一个星期都不会重复,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
你也可以去参加舞会,玩些音游类的小游戏。
游戏还有一条主线任务,你的等级和卡牌质量和主线任务的进程直接相关。
不过玩家想要一口气走完主线,那是不可能的。
这也导致《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是一款非常 “ 肝 ” 游戏。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有一个叫阅历点的玩意,玩家需要通过上课、参加决斗、下副本等等途径去获得每天五个的阅历点,才能解锁下面的剧情。
每天的阅历点打完之后,你需要等到第二天的阅历点刷新之后,才能解锁下面的剧情。
至于主线剧情方面,会有一些对哈利波特致敬的关卡,也有一些单纯是为了解锁卡片的无聊剧情。
但是总体来说主线剧情在故事性上是有所欠缺的,估计大多数玩家在过主线剧情任务的时候,都会选择快进或是跳过的。
而剧情结束之后,获得新的卡片和奖励才是我们做剧情的动力。
并且整个游戏充满了网易手游一惯调性:充满了氪金点。
买个好看点的猫头鹰要氪、换把光轮 2000 飞天扫帚要氪、换根好用的魔杖要氪,换套华丽的礼服那氪金点直接拉满!
不过网易拿了哈利波特这么大一个 IP,想要赚钱倒也无可厚非,这也算是国产手游的 “ 老传统 ” 了。
总结一下,这又是一款非常标准性的 “ 又肝又氪 ” 的网易游戏。
另外,众所周知霍格沃兹总共有 4 个学院,并且各个学院之间互相竞争合作,也是哈利波特系列非常吸引人的一部分。
比如蛇院的野心和精明;狮院的勇敢和无畏等等,但是这款游戏在四个学院的差异上,几乎做到了零差异。。。
也就是说,无论你选了哪个学院,玩到的剧情和卡组都差不多。
无非就是《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加入了一个学院之间的对决,玩家会代表自己的学院参加一些活动。
在结算的时候,你所在的学院分数越高,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励。
总结一下:《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在画风以及还原度上,还是不错的。另外游戏还加入了一些卡牌对着的元素,也算是玩法上的微创新吧,并且游戏质量也非常不错。
但是在这些优点背后,《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本质上就是一款标准的 “ 网易游戏 ” 即肝又氪。
如果你对哈利波特感兴趣,并且想玩一款质量尚佳的 RPG 手游,那么小发建议你试一下。
PS :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的删档内测已经结束了,想试试的玩家,可能还要再等等了。
天地劫幽城再临归真4-5攻略:第四章归真4-5八回合图文通关教学[多图],天地劫幽城再临归真4-5怎么样八回合内通
2025-06-06